知识卡片——flomo(浮墨笔记)
作者:木鱼精灵
时间:2023年10月23日 (星期一) 00:27:31
一、背景
尼克拉斯 · 卢曼
尼克拉斯 · 卢曼,卡片盒记事法
- 写作不是思考的结果,而是思考发生的媒介。
写作可以很好地提高思维能力,因为它迫使你从更深的层次去阅读。就像学游泳一样,你必须通过实践来学习,而不仅仅是通过在纸面上的学习。
- 没有人会从零开始一件事情。
关于创造力最坑爹神话之一就是它从无到有发生的。空白的页面、白色的画布、空荡荡的舞台 —— 我们最浪漫、最普遍的艺术主题似乎在暗示,“从零开始”是创造力的本质。但正确的方法是,在你选择你要写的东西之前,你必须下功夫研究并积累。
- 收藏往往没有作用。
多数时候我们都会陷入「收藏者谬误」,感觉收藏就是学习到,但实际上「知晓某事」并不是「知道某事」。收藏更像是把信息搬运(而非加工),途中没有增加任何知识。
- 为什么分类不重要。
我们的大脑不会按照分类来工作,至少一开始不会。当知识增长时,我们所知道的事物网络就会有机地生长(而非搭建了某种结构,更像是植物。而非建筑物)。
信息被个人主观的理解,贴上标签建立连接,成为知识。每个人的体系都不一样,所以一定是个性化的,不断生长的。传统的分类无法满足这种生长的状态。
少楠
“我们敬佩 Notion 背后的初心,但我们不打算拷贝 Notion 的功能做成 All in one;我们也赞叹 RoamResearch 信息架构之精妙,但我们也不打算借鉴 Roam 的双向链接;我们感慨石墨背后编辑器的耗费的精力,但我们不打算成为另一个文档编辑器;当资本和创业者都在关注企业协同的时候,我们选择关注个体。”
——2020年flomo 浮墨创始人少楠发表在少数派上的思考
二、方法
《卡片笔记写作法》中提到了几类卡片:
- Fleeting Notes:流水笔记:这种笔记只是信息的提醒,随便写但是很快就会被扔到垃圾桶或者被归为永久笔记
- Literature Notes:文献笔记:阅读时候的副产品,只记录自己关注的,简单而用心,并用自己的语言记录。
- Permanent Notes:永久性笔记:永远不会被扔掉。本身就包含了必要的信息,以一种永久且可理解的方式存在,自己和自己讨论。是对于上面两种笔记的再加工。
闪念笔记,单机版微博?
三、探索
其实多端的闪念记录,使用Obsidian不是最合适的,毕竟同步不是它的强项。
本来,网易的有道云笔记是比较合适的,用起来也比较顺手,只是商业化了之后,只允许两个终端同步,很显然不是多端同步,多端闪念的最合适的软件了。
不同终端不同厂家都有自己的笔记软件/手机便签,而且基本都有自动同步,但是一般也没开放给其他的厂家,比如华为的笔记和小米的笔记就不兼容——虽然各自都很好。另外,不支持富文本也算一个问题吧。
那么notion是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呢?很显然也不是。或许它本身还是很好的,但是经典的网络问题让它不是那么合适了。
四、选型